首页

优美之家sm国产

时间:2025-05-28 19:01:13 作者:青海大剧院上演“中国经典名曲音乐会” 浏览量:67202

  中新网悉尼7月31日电(顾时宏 王心怡)由世界音乐艺术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五届悉尼中国艺术节“相约澳大利亚”盛典音乐会30日晚在悉尼歌剧院上演。

当地时间7月30日晚,由世界音乐艺术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五届悉尼中国艺术节“相约澳大利亚”盛典音乐会在悉尼歌剧院上演。记者 顾时宏 摄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代总领事王春生、澳华交流中心主席林晋文、澳大利亚宋庆龄基金会主席陈星惠、澳大利亚黄河演艺机构董事长陈丰、世界音乐艺术教育协会代表邢冬梅、澳大利亚长乐商会会长王建忠及当地民众近2000人出席活动。

当地时间7月30日晚,由世界音乐艺术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五届悉尼中国艺术节“相约澳大利亚”盛典音乐会在悉尼歌剧院上演。中国驻悉尼总领馆代总领事王春生(右3)、澳华交流中心主席林晋文(右4)、澳大利亚宋庆龄基金会主席陈星惠(右2)、澳大利亚黄河演艺机构董事长陈丰等及当地民众近2000人出席活动。王心怡 摄

  当晚的演出中,十余家中澳艺术团以合唱、舞蹈、器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为澳大利亚观众带来多元文化特色的艺术享受,从多维度、多层次呈现中澳跨文化融合之美。澳大利亚黄河合唱团带来了《光芒》和《小河淌水》,并与威洛比交响合唱团合作演绎了《布兰诗歌》。青岛红帆女子合唱团则演唱了《渔光曲》和《敕勒川》;威洛比交响合唱团还演绎了《死亡之舞》《圣体颂》和《弥赛亚神曲》。此外,上海和之声音乐艺术中心合唱团、常州保利童声合唱团和北京市中芯学校合唱团也都演唱了多首动听的歌曲,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绚丽多姿的音乐盛宴,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与辉煌。

当地时间7月30日晚,由世界音乐艺术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五届悉尼中国艺术节“相约澳大利亚”盛典音乐会在悉尼歌剧院上演。记者 顾时宏 摄

  王春生致辞表示,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跨越了文化和国界,今晚的演出由来自中澳两国的艺术团体联袂献上,为中澳两国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正能量。他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文艺交流和合作,为中澳友好架起一座艺术的桥梁。

  林晋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个星光璀璨的夜晚,乐声悠扬,情谊绵长,这场音乐盛宴为两国文化的深厚交流谱写了新的篇章,观众见证了澳中文化在音乐中交融的绚丽辉煌和友谊的升华。

  黄河合唱团团长陈丰表示:“合唱团在促进中澳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希望通过音乐传递友谊。我们致力于将中国丰富的音乐文化带给澳大利亚观众,同时也从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中汲取灵感。这不仅是一次演出,更是一场心灵的对话。”

  主办方代表邢冬梅表示,自2014年创办以来,悉尼中国艺术节通过多元文化交流促进中澳文化推广。她希望今晚的艺术盛宴能展示中澳文化的交融与美好,并祝愿中澳友谊长青,侨胞们在悉尼幸福安康。

  当晚还举行了颁奖典礼,澳华交流中心主席林晋文、澳大利亚长乐商会会长王建忠、澳中茶文化交流促进联合总会会长吴雷蒙等嘉宾为澳大利亚黄河合唱团等表演团体颁发“杰出表演”奖。澳大利亚黄河合唱团团长陈丰获颁“中澳文化推广奖”。

  当晚活动由知名主持人大超、澳大利亚华裔小姐悉尼总决赛“旅游大使”吴天仪担任中、英文主持。(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福建永定:国庆黄金周 各景区景点受青睐

开幕式上,第十一届树兰医学奖获奖名单、生命科技创新联合研究中心签约仪式、抗感染促健康联盟揭牌仪式、由中国标准化肝病全程管理中心(SLMC) 发起的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行动计划/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协同防治公益平台启动仪式、2024·SATOL生命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物颁奖仪式、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无管中心”成立仪式、强基层惠民生-院士团队肿瘤MDT启动仪式、“器官保护中国行2024+”等系列重大活动相继进行。

财政部: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地方政府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乡村行·看振兴)重庆“头雁”归乡筑梦 深耕乡村“甜蜜”事业

近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到2023年,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量由79.4%提高至92.3%,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1.1%,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30%左右增长至50%以上。

三千多家企业携明星产品亮相华交会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讲好思政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方法指导,能够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两会Vlog】小新带你感受中国法治建设的速度、力度和温度

巩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作用。顺应绝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习惯和意愿,大力发展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上门服务,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探访关爱服务,为家庭照护者提供照护技能培训、“喘息服务”等支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